学生会究竟有没有用?
答:有用。这个问题就像是上大学究竟有没有用?学英语究竟有没有用?人们总有一些反例来告诉你这个没有用,却在真正用到的时候因为没有而铩羽而归,然后告诉你这没用。另外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,这世上很多事并不能仅仅靠“有用”来判断值不值得做。当然这个有用的前提是你真的认真去做了。
那么加入学生会有什么利弊呢?
利:1、可以锻炼一些能力,比如时间管理、统筹安排、设计策划等等。2、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。3、可以获得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加持和简历上的美化。
弊:1、可能遇到耍官威的同学。2、会占用你的一些时间,甚至是上课时间。3、有很多琐事,价值不高。4、有一些无用的会。
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吧。我大一刚入学的时候,宿舍有个哥们A做了班级临时负责人,认识了很多大二的学生会的学长。因为跟我关系比较好就把我推荐给了其中一个部长,所以我就加入了学生会,好像都没有参加竞选就内定完了。我干活也很踏实,每周三六点左右我们要跑一次早操(其实就是辅导员来训训话,说一些新的安排之类的),我就要每周三五点半起来去扛音响设备并安装调试完成,一年时间我基本上从未迟到。大二有一些朋友退出了学生会,说是耽误时间,实际上多出来的时间基本都去打游戏了。而我自然的成了副部长,带着新一届的学弟学妹干活。到了大三,因为另一个副部长B想竞选副主席,我对这个也没什么想法,所以就自然地退了出来。结果B竞选失败,我们部门群龙无首,辅导员老师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回去带(还是上面那个舍友A告诉我的,他在学生会做得很好),但是我没接,确实不想干了。至此学生会生涯圆满结束。
大一在学生会干了很多跑腿的活,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,同时我的学习也没有落下,第一学期班级第一,第二学期班级第三。其实学生会会占用你的时间,但是并不会耽误你的学习。最终的收获好像也没什么能说出来的,但是在我以后的工作中,我会协调时间更高效的完成工作。我想这段经历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。
大二干的活就不太多了,会做做策划,安排安排学弟学妹去干活,对将来的统筹安排也有一些促进作用。另外我综合测评一直都是优秀,还得了一些奖助学金,其中一个是精神文明奖,100块,其实就是学生会内部消化。大三大四就不再做了,但是当有了入党名额的时候,老师还能想到我,让我在大三入了党。大四找工作时,这些经历、职务和党员身份还是为我加分不少的。总的来说,这段经历让我有了一些成长,也有一些收获。你要是说值得不值得,我也不知道。客观的说,学生会于我而言是有帮助的,至于我把这个时间用在别的地方是不是会更好,我无法预料。
我个人理解学生会是一个小社会,对于你的职场还是有帮助的。从你刚去到升职到退出,其实就跟去一家公司一样的。刚刚入职时,你唯唯诺诺,不知如何是好,感觉自己啥也不会干,只能干一些跑腿的琐事。到后来你慢慢熟悉可以自己做好一项活动,慢慢地学会带人,安排别人做事。到后来跟老师打交道,揣摩老师想要的效果,判断哪个人可以帮你做哪种活动。现在想来真的蛮有意思的。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了很多类似的文章和视频,发现有很多都是未毕业的甚至从没自己参加过学生会的学生做的。我觉得他们说得很对但不全面,或许之后的三年、五年、十年,得到的结论也无法一致吧。归根结底,你现在做的每件事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得到映射。
综上,如果你没有什么个人的爱好或者想法,进学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,起码可以开拓眼界,有所收获。
社团有没有用?
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。第一类是文化体育类,比如篮球协会、数学建模协会、摄影协会、英语协会、音乐协会、武术协会、舞蹈协会、轮滑协会等等,这种适合那些有个人爱好或者想培养一个爱好的。第二类是志愿实践类,比如志愿者协会、助学支教协会、环保协会、义卖协会等的,这种适合所有人,只要有想法都可以去。第三类是科技创新类,比如无人机协会、机器人协会、创新创业协会,适合专业相关或者有个人爱好的。给大家挑选社团提供两大标准和一个建议:1.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擅长的
2.可以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升的
3.不要担心自己不会,大家都是慢慢学习的
社团我也加过,其中一个后来还做了个挂名副团长。因为后来我个人懈怠了,没有花心思和时间在上面,所以收获也不多,但确实收获了一些好朋友。这个就不详细讲了。
这个社团就不错。
最后说一句,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想做的事,那么不必迎合别人,勇敢的做自己就可以。但是一定要把学习搞好,起码要能够正常毕业,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(土豪随意)。
在漫长崎岖的人生旅途中,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事业,就必须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,就必须领悟到成功者的经验和智慧。幸福和快乐存在于自己抗争困难的过程中,决不是对困难的妥协。放弃自己就等于放弃一切。
大学是我们学生生活的最后一站,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学生们应该首先考虑的事情,父母也希望孩子在大学里有一定的变化。
该不该加入大学社团?这几类社团千万别进,举办活动也要尽量避开。
女生多的社团
“有女子的地方有江湖”这句话确实没错,有几个女生的时候可能还什么都没有,但是十几个女生在一起的话,很容易乱。在大学的社团活动中,有招募女学生的社团活动,例如,舞蹈部和乐器部等女生比较多。进入这样的社团的话,完全不能学习,容易卷入各种各样的女生之间的纷争中,大学期间,怎么也停不下来。
爱打官腔的社团
大学也是“迷你社会”,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,但在社团里不是这样。
例如,学生会可以直接和学校的领导接触,并且受到“上”的重视,手头也有一些权力,这会在他们心中带来“傲慢”。就像有几个社长或地位一样,他们对员工基本上都会颐指气使,这样的社团即使参加了也容易被欺负,所以最好不要参加。有识别这样的俱乐部的诀窍,那就是介绍社团新员工的时候,哥哥和姐姐不是在叫我吗,如果是那样的话,请不要参加这样的社团。
事实上,很多人觉得大学社团不可靠,或者不想和太多的人接触等,可以理解,但是不支持。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合作伙伴,进入大学后,你对学生时代的感想是:宿舍的室友、同班同学、社团的朋友等等。毕竟社团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互相进行沟通,传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念,一起交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,或者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社团。但要是你加入的是一个空架子的社团,是完全了解不到这个社团的文化的,加入也就变成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。
这时候的我们,爱追逐灿烂的太阳;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;爱幻想外星人和飞碟的神奇;爱金庸、三毛的着作;但我们更爱憧憬明天,更爱向往未来。年轻的我们,心中都藏着一个玫瑰色的梦;年轻的我们都学会潇洒地走,给青春留下一壮丽的日出。
校园内,教室里,课桌前,我们挥洒青春的汗水。在这些缤纷的岁月里,我们收获了友谊,收获了欢乐,甚至还有一点朦胧的失意。在友谊的阳光下,我们并肩成长。
我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两种协会,一个是散打协会,一个是创业之家协会。参加了一个学生会,那就是学习部学生会。也参加了志愿者组织,那么读大学期间,我跟随这些社团协会学生会和社会组织,我有什么收获呢?接下来我来谈一谈。
首先我参加这个散打协会,目的是因为对武术的一个憧憬,所以在课余时间我也会去把散打当作一种兴趣去练习,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,然后呢?学一些防身术。然后参加这个创业之家协会,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,锻炼自己的胆量,有时候呢,也会出去做一些义卖活动,去捐给一些贫困山区的学生,我觉得这很有意义,然后教会我怎样去做生意,怎样去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等等。
最后就是参加这个学生会,我参加的是学习部学生会,就是每天大学期间有早自习的时候,去各班查人数,并且学生会内部也会有一些活动组织,一些学习的活动,比如说读书活动,演讲活动啊等等。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,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!
所以总而言之,无论你参加什么协会,学生会还是社团活动,只要你用心的去参与,用心去组织,你不要有放弃的一个想法,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学到很多知识,一定能够锻炼你的能力,让你的人生更加辉煌,这将是你大学期间不可磨灭的一种记忆,加油吧,同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