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,路边烧烤档,喝着啤酒吃着烤串,悠哉悠哉;重要的项目,就是吃小龙虾了,麻辣鲜香可口,快活得像神仙一般;但是,吃货们,对于小龙虾,且吃且珍惜! (来自:大福科学)
有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被送到医院戒酒,医院用尽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。
有一天,一位年轻的医生将这群酒鬼聚集在一起,想在他们面前做一个实验,以此来告诫他们酒精的危害。
实验室里,这位年轻医生把两只玻璃杯放在桌上,一只杯子装上纯净水,另一只杯子则倒满酒。然后,他将一只小虫子丢进了装水的杯子里。虫子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儿,慢慢地沿杯口爬了出来。这时候,医生又将这只虫子放进了装酒的杯里,结果虫子在酒里都没挣扎就死掉了。
做完这个实验,年轻医生舒了一口气,心里,这下酒鬼们应该知道酒的危害了。但这群酒鬼却毫无反应,反而在讨论杯子装的是什么酒。
医生有点生气,正要告诉酒鬼们这个实验是证明酒对人体是有害的。突然,旁边一个酒鬼站起来,大声对医生说:“医生,我明白了,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多喝酒,那我们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,对吗?”这一回答,让医生大跌眼镜。
所以,不管观点有多么正确,也总会有一些人站在负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。所以,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,我们过多的劝诫是没有用的,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人身上。
(喜欢酒文化和酒故事的朋友,请点赞加关注,我会持续给大家更新!)
每天1个科学小知识,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。
文 | 魔力科学小实验,本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今天咱们聊一个少儿不宜的正经话题:吸烟!
据科学测定,1支烟中含有3000多种化学物质,43种致癌物质,最严重的致癌物质--苯并芘。吸烟与全身各个部位的癌症均有关,是致癌的"第一杀手"。无论是5元一包的廉价烟,还是100元一包的高级烟,除了价格与口感上的区别外,其有害成分并无差异。
吸烟有害健康,禁止未成年人吸烟!
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吸烟者,其中70%以上的烟民分布在发展中国家。据盖洛普的调查数据表明:10个中国人中经常抽烟的人数为2.5人,偶尔抽烟的人数有0.5人,总体而言,中国有3.2亿成年人抽烟,60%中国男子宣称抽烟,也有3%的女子宣称抽烟。
图片源于pixabay
面对如此庞大的烟民群体,我向大家提一个一直存在却一直被忽略的问题:
你有没有注意到,烟头冒出来的烟是蓝色的,而从嘴里或者鼻子里呼出来的烟却成了白色?
图文无关。图片源于pixabay
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?今天的小实验将揭开谜团。(文章末尾附实验视频)
实验目的
认识烟与雾的区别,理解汽化现象
实验材料
香烟、玻璃瓶、75%酒精、点火器
操作步骤
1.点燃香烟,将烟吸入口中再转移至玻璃瓶内(吸烟有害健康)。
2.朝玻璃瓶内喷入少许75%酒精。
3.点燃玻璃瓶内的酒精,观察玻璃瓶的变化。
现象及原理
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:点燃玻璃瓶内的酒精后,装满白烟的玻璃瓶又恢复了透明,瓶中的白烟瞬间消失,只残余少许液滴。
“烟消云散”的瞬间:
从吸烟者口中或者鼻子中吐出来的烟,是以颗粒为凝结核而形成的小液滴,含有水蒸气。酒精在瓶内燃烧产生高温,小液滴迅速汽化,而酒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都是透明物质,因此,瓶子又变得透明。
实验示范视频
BGM: Alexander Nakarada - Reaching The Sky
拍摄/剪辑:科学奶爸
01:39何为汽化?
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。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表现形式,不过二者既相似又有区别:
蒸发是液体在温度低于沸点时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,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,很冷的冬天一样有蒸发现象。只不过温度越高,蒸发越快,且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快。泼一碗水在地上很快就不见了,而一碗水放在地上一个月都没干,就是这个道理。
自然界中的蒸发。图片源于pixabay
蒸发需要吸热,夏天出了汗风一吹感觉特别凉爽,就是蒸发吸热的效应。
与蒸发不同,沸腾则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,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汽化现象。在标准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为100℃,且沸点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而升高,反之,也随着外界的压力减小而降低,所以,在高原地区烧开水不到100℃就沸腾了,不过,这种假沸腾的水并没不是真正的沸水。
由此可见,蒸发与沸腾有个共同点:都需要吸热。
烟为何是蓝色,吐出来就变白色?
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回顾一个生活场景: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小伙伴一定见过柴火灶,位于灶头上的大铁锅背面,经过长时间的使用,总会附着一层厚厚的、比面粉还细的炭灰,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一次。那就是烟产生的作用。
记忆中的柴火灶。图片源于网络
如果对柴火灶没印象的话,再看看蜡烛火苗,火苗的上方总是拖着一根长长的烟的尾巴,如果用盘子置于火苗上方,不一会就能从盘子上抠下一些固体颗粒,那也是烟的“杰作”。
没错,烟就是一种很细微的固体颗粒物,与雾霾是一样一样的!
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,烟头冒出的烟为何是蓝色的,而嘴里吐出来的却是白色的?
香烟燃烧冒出的烟是一种极其细微的固体颗粒。它的颜色不取决于颗粒本身的颜色,而取决于颗粒的大小。当颗粒直径小于波长时,主要发生瑞利散射,波长越短,散射越强。而当颗粒直径与波长接近时,主要发生米氏散射,其强度与波长无关。
香烟烟头冒出的固体颗粒,其直径分布在300nm以下且比较均匀,是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的共同作用。香烟的固体微粒对七色光中蓝色光的反射最强,所以呈现青蓝色。大气中的灰尘也是容易散射蓝色光,因此天空看起来是蓝色,就是这个原因。
而从嘴里或者鼻子里呼出来的烟含有水蒸气,是以颗粒为凝结核形成的小液滴,这样就会散射不同波长的光,所以呈现白色。
人们经常说烟雾,其实严格来讲,烟跟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。烟是固体小颗粒,属于固态范畴;而雾则是小水滴,或者水汽凝结的产物,属于液态范畴。
好了,今天的实验咱们就唠到这里,是不是感觉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?咱们下期再见~
往期精彩原创科学实验回顾:
魔力科学小实验,削了皮的土豆泡入盐水中20分钟,你猜会怎样?
魔力科学小实验,我敢说,你无法将一根意面掰成2节,要不试试?
我是一名理工硕士奶爸,爱生活、爱科学,陪娃做了400多个“魔力科学小实验”。关注订阅我,每天3分钟,陪孩子在家做个小实验,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!
温馨提示:本期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,切勿模仿!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