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NGA-随便逛逛行不行啊
今天晋级赛一次成功,心情不错,老年人手速慢,各种秀儿英雄玩不了,上个王者也就满足了,随便聊一下心得。
以下仅针对低星局(1500分以下),各路高手请无视。
首先是位置方面,单排想赢,首选练辅助
原因很简单,尽管辅助不能秀,不能c,但是辅助往往是没人愿意玩的位置,如果你不玩,就会有人被迫玩,就算不摆烂,也不熟练,没什么大用。
但是如果辅助玩好了,能开视野保人的硬辅,比如牛魔、张飞、刘禅等,可以让那些不那么靠谱的c位,容错率稍微高那么一点点。
对于单排来说,基本上都谈不上默契,只要你这边容错率比对面高一点,那上分概率也就高了那么一点点,就这么简单。
带节奏的软辅,除了孙膑以外,其他都不推荐,原因同上。
如果有人预选了辅助(多半是软辅),尽量补位坦克(不管什么位置)。
然后是英雄方面
辅助最强是孙膑,唯一的辅核,软辅的功能和节奏,硬辅的身板,还有不低的输出。
我玩孙膑一般情况下出肉刀,双肉辅助装和冰心,经常血比对面东皇还多,硬吃东皇张良的大招,常年抗伤第一,偶尔人头第一。
如果对面有诸葛亮,或者本方阵容太脆,就带治疗,一场团2技能+盾+治疗经常能创造逆风翻盘的奇迹。
玩孙膑,只能用全肉铭文,千万不要出法装,包括圣杯,只要你肉起来,开2肉身探草一点都不慌。
最好不带除了惩戒和治疗以外的技能,尤其是干扰,野队的配合等于没有。
孙膑唯一的缺点,就是选出来的时候,队友容易搞心态,好在我孙膑胜率还行,发胜率能解决大多数问题。
如果全脆皮阵容,或者需要提振队友士气,或者一楼拿的时候,张飞、牛魔,这两个就不多说了,分奴的代表
我晋级赛就选的牛魔,拿出来就代表真的很想赢。
技能方面,千万不要带闪现,不要迷信什么牛魔大闪五个,野队没那个配合。
最好用的就是闪电、弱化,哪怕带个治疗都比闪现和干扰强。
牛魔的二技能和大招距离非常远,哪怕不用闪现队友都经常跟不上,千万别大闪。
硬辅看起来作用很大,其实对输赢非常无能为力,比孙膑、大乔这样的辅助差非常远,逆风翻盘的能力也要弱的多。
唯一的好处就是kda会很差,哪怕赢了分也不高,不怕制裁。
功能性辅助,只要对面有两个以上的大控,甄姬、西施、孙策、牛魔、刘禅等等,无脑选鱼
鱼的技能优先选惩戒,开局就去对面逛一圈,能反一个buff最好,要不反一个小野也行,对面人多就跑。
打法也简单,走前排探视野、骗技能,打团开好大,基本上就赢了一大半。
盾山、东皇什么的,基本上也放不出来。
如果对面有守约,想都不要想,选墨子。
或者本方射手自保能力强,对面是站桩射手(特别是鲁班),对面中单是婉儿、貂蝉这种无控法师,选墨子。
如果辅助有人选了,那就可以开心游戏一下了
中路:对面秀儿多选墨子,对面大汉多选甄姬,出装就是面具冰杖这种,主要打团队辅助。
打野:肉凯首选,其次是亚瑟(对面有典韦千万不要选),曹操、钟无艳也不错,野队不要指望有人帮你开团,让你后手进场收割。
对抗:吕布、夏侯等等坦克,对面是夏洛特、芈月什么的也不用怕,起手两个小护甲,塔下清兵就行了,4级以后就多跟团。
射手:如果是补位射手,体验最差没有之一,辅助不跟,打野不抓,法师不来,选自保强的吧,不行就放塔,少打架,各种偷发育最重要。
“结巴老爹”在拍摄品尝美食的短视频。 (受访者供图)
一身休闲装,脚蹬运动鞋,衣领前挂一只写着大大的“馋”字的话筒,64岁的“结巴老爹”坐在辽宁大连不足80平方米的家里,熟练地对着手机屏幕,一边品尝着价位不同的鱼子酱,一边用大连方言和网友聊着他的品鉴感受:“说实话,真没觉出有啥不一样,都挺咸的……”
“老爹”姓柳,是一个在网络上有着上千万粉丝的“网红”美食博主,由于担心名字“曝光”后干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,他特意和记者商议:不要写他的名字。
事实上,拍摄了3年网络视频的“老爹”,在大连乃至在全国,都已经算一个“名人”:中介带客户到小区看房,都会指着他家住的那栋楼说:“这小区不错,网红‘结巴老爹’就住这儿!”
“龙虾、海胆、大闸蟹包饺子”“盲盒拆箱”“试用炒菜机器人”……3年时间里,“老爹”拍摄了近500条品尝大连美食、挑战各类新奇特科技产品的视频,这让他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圈粉无数,幽默搞笑的语言风格、略带“嘚瑟”的老爹人设、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、新奇有趣的经历体验,都深受网民们的喜爱。
“哈喽,第一次录视频,还不太习惯,希望小朋友们将就看吧……”2018年10月,身穿“蜘蛛侠”服装的老爹略带羞涩地坐在屏幕前,端起一只装满可可粉的小花盆,吃起“土”来。
彼时的“老爹”面容清瘦,表情略带疲惫,说起他的“触网”经历,并不像他在镜头前呈现给人们的那样欢乐,反倒有些辛酸。
2017年,在大连一家食品厂从事设备维修工作30多年的“老爹”退休了,原本每天忙到“起飞”的他一下子闲了下来,面对大量的空闲时间,他和同样已经退休的老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。
“每天不知道该干点啥,就觉得退休了,成了没用的人了。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,我俩每天在家吃了睡、睡了吃,不是那么回事儿。”生活节奏的改变、心态上的失落让“老爹”感到郁闷,从那时起,他就带着妻子出门闲逛。“说是闲逛,其实就是逃离,家里太闷了,闷得叫人害怕。”他说。
先是国内的广西、宁夏、新疆、四川……再到海外的泰国、新加坡、日本、马来西亚……走了一年多的时间,妻子的腿吃不消,他们只好回到大连,重新过起有些沉闷的生活。
由于心情压抑,“老爹”瘦了10多斤,家人很是着急。做网络电商7年多的儿子和“老爹”商议:“我给你拍几段小视频放到网上,就当消遣了,你看怎么样?”
原本对网络非常陌生的“老爹”一开始并不感冒,架不住儿子的反复劝说:“当美食博主,可以品尝各种美食,这不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吗?”
自称“馋了一辈子”的“老爹”,难抵美食诱惑,终于坐到了手机屏幕前,开始了自己的“网红”生活:“第一次拍视频还挺紧张的,本来就有些结巴,在镜头前更迷糊了,一段视频拍了好几遍……”
第一条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后,意外收获了众多好评和点赞。不少网民对这个亲切如邻家大爷的“老爹”新潮的装扮、幽默的语言、试吃年轻人热衷的网红食品很感兴趣。
“我最近就一直想我爷爷,结婚时候他没能在特别难过,老爹好亲切,希望能早起看到您的更新,比年轻小网红好看多啦。”“我也有爷爷,但是年纪大了。就希望这些老人家可以健康长寿。”网民一条条热气腾腾的留言让“老爹”很感动,也有些兴奋。
面对数百条留言评论,以前看完电视节目晚上9点30分准时休息的他,常捧着手机看到半夜。
“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对我这个小老头感兴趣,大家的评论也让我很感动,不少人说看到我,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人。这也让我有了信心,继续拍下去。”“老爹”回忆说。
从那时起,“老爹”的儿子每隔两三天为他拍摄一条视频。父子俩带着一部手机,穿梭在大连的大街小巷:从“苍蝇小馆”到高档酒楼,从本地海鲜到网红食材,两个人客观真实地记录、品评着市井间的美食味道,也用镜头留下了大连这座海滨城市的人间烟火。
“好吃就是好吃,不好就是不好,咱得对得起网友对咱的信任。”性格耿直的“老爹”批评过当地一些天价餐馆,也“力捧”过小巷里的老店。小有名气后,和家人出去吃饭,有不少老板要给他“加菜”“免单”,都被他拒绝了,视频里传递的这种质朴真诚的观念,也赢得了网民的信任。
3年时间,“老爹”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他在短视频平台获评冠军博主,到国内一些城市“走红毯”领奖;他曾到一些大学、商场搞活动引起粉丝们的围观、“求签名”;走在大连的街头,经常被粉丝认出来拉着一起合影……
儿子儿媳辞掉了原来的工作,专心和“老爹”一起拍摄、制作短视频,老伴也被他拉着一起“出镜”,成了短视频里的“女一号”。一家人开心地工作、生活在一起,其乐融融。
回顾3年多的“网红”生活,“老爹”感慨颇多:“我们赶上一个好的时代,没有社会快速发展,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,谁会去关注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?”
热衷美食的背后,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。“老爹”回忆说,他年轻时就爱吃各种好吃的,刚结婚时,妻子节衣缩食省下200多元钱,要给他买一件皮夹克,在他的软磨硬泡下,最后这200多元钱没买成衣服,妻子被他拉着在大连的大街小巷大快朵颐……
在“老爹”的个人账号主页上,他郑重地写下这样一句口号:“没来得及认真的青春,必须精致地老去。”对此,他这样解释:“拍短视频这几年,让我的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,要趁着现在,去吃年轻时没吃过的好吃的,去做年轻时想做却没做过的事!”
“网红”生活,改变了自己,也影响到许多和他一样的老年人。不少老年网友给他留言,说受到他乐观积极生活态度影响,自己也走出家门,去接触社会上的新鲜事物。
“人老心不能老,应该永远葆有一颗对生活的好奇心,才能有一个更阳光、向上的状态,让老年生活更充实、更丰富多彩。”“老爹”在网络上这样和老年人分享自己的“防老”心得。
如今,“老爹”正努力考取驾照,他对未来的规划是买一辆房车,带着老伴去周游世界,和此前不同的是,他希望边走边播,把自己快乐的旅程和大家一起分享。(孙仁斌)
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
“老去之后,我不想成为一座孤岛。我们应当将我们生活的世界,改造成一个老年人也能够安全、幸福地度过余生的世界。”
今年年初,00后浙江大学生小潘在社交平台豆瓣上写下这番话,并创建了“‘适老化改造’促进会”小组。短短两个月时间,小组吸引了两万余人加入。“有没有老年人健身App”“马桶边扶手架求推荐”“怎样改造爸妈养老的房屋”……年轻人面临的不同需求的老一辈养老问题,在这里被频繁讨论。
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,“养老”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,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,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。在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,在“银发经济”的催化下,适老化产业或将成为新风口。
改造要从认知开始
去年年底,寒假回到家的小潘经常收到父母的“求助”:怎样在调查问卷中提交核酸检测报告、智能电视怎样操作……她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:“年轻人熟悉的常规操作成了父母要面对的细小琐碎的难题,这让我很担心自己返回学校后,他们该如何解决?”
建组之前,小潘是通过一档综艺节目《忘不了餐厅》了解到“适老化”概念的。她查阅大量资料发现,大众最关注的是室内家居改造、手机App和网页适老化改版,“除此之外,我认为还需要加强城市空间的适老化设计,需要转换社会与市场逻辑,需要每个关心老年人困境与需求的年轻人行动起来”。
95后湖南女生黄雨欣也是通过综艺节目《梦想改造家》,了解到适老化改造的。她对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说,适老化产品或许比适老化改造更适合当下的老年人。“大部分老年人的观念里,舍得掏钱给子女装修房子,但还是舍不得改造自己的房子,总觉得能住就行”。
房屋改造需要耗费非常多精力,“现实情况是,年轻人都在工作,父母辈也没有退休,爷爷奶奶辈根本不懂也没这个精力。”在黄雨欣看来,适老化也要依靠社区型养老院和普惠的适老化产品,“变老是人人需要面对的问题,但时间、精力和金钱以及观念都无法忽视”。
让小潘印象深刻的是,小组里有人提问“老人定位器有推荐吗”,一位网友留言说“可以购买儿童智能手表”。小潘发现,同样需求下,针对老年人的产品还是太少了,“当我们老去的时候,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,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难题。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求被社会和企业关注到”。
90后设计师王煊也是“‘适老化改造’促进会”小组的一员,他惊讶于“这么多年轻人在关注养老和适老化的话题”。曾在浙江杭州从事养老空间设计的他认为,居家适老化改造前,应切实了解老年人的居住需求,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、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来定制方案,“而不是追求舒适和豪华,以‘通用设计’敷衍了事”。在他看来,作为居家适老化的延展,老年人聚集多的外部环境也应及时得到改造。
近几年,城市更新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,“无障碍”“适老化”成为频频被提及的热词。记者走访发现,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适老化改造已经延伸至公共场所、社区、医疗卫生机构、运动健身场所和家庭等多个场景。
但在成都朗力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英看来,适老化改造之路,仍旧任重道远,当下最需要的是提升改造意识,“尽管这两年,适老化概念被广泛提及,但是远没有达到在整个社会的普及和认知高度。与大力进行的互联网适老化改造相比,对于线下适老化改造的理解,可能大众认知还在安装扶手、防滑等方面,其实远不止这些”。
无评估不改造
从事养老产业和适老化改造项目10余年,刘英认为,我国的适老化改造仍处于最初级的阶段。在她看来,一方面,子女积极为父辈改造居家环境,父母反而认为“这并不是一件急迫或必须的事情”。她说:“我们遇到过好多次的居家改造项目,开始改造时遇到老人阻拦,觉得自己身体康健,没必要花这个钱。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过程,同时也需要他们认识到,改造也是预防。”
“另一方面,适老化改造的市场需要慢慢培养,改造前的入户评估也是一大难点。”刘英介绍说,他们基于5万多用户的实践数据,形成了独有的改造评估体系,包括老年人生活能力、辅具需求、居家环境、家庭关系、性格心理等方面,都将得到数字化评估。
“无评估不改造,居家适老化改造必须是个性化和私人定制的。”她说,适老化改造并不是简单地“搞装修”,从居家环境的防滑处理,到考虑共同居住家庭成员的生活和照料老年人的住家保姆等,都需要被评估在内,“适老化改造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,让生病的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,也能为照护者减缓压力”。
根据曹阿姨的身高和生活习惯定制美观、牢固的扶手,为独居的袁叔叔打造无障碍浴室,设计出各类适老化桌椅等产品……这些年,95后创业青年李靖慧成了身边老年人的好朋友。同样,她也认为,“专业的适老化改造要由专业团队完成”。
李靖慧自小在爷爷身边长大,离开老家读大学后,独自在家的爷爷逐年老去,成了她的牵挂。基于爷爷养老的痛点,她创办了银巢老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。
在李靖慧看来,适老化改造还要更多地融入养老元素,“让家更适合老人”。为了让老年人在评估时就能对改造效果一目了然,他们研发了适老化综合评估和改造体系,通过智能终端为家庭进行量化评估,“评估结合了老年人实际需求,照明、无障碍设施、防滑、美居、智能化、可穿戴设备等都会考虑在内”。这两年,公司还为宁波市的困难老年人进行适老化改造。
相比居家适老化改造,各地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的城市间适老化改造,更早进入了大众视野。参与过多个城市的养老机构和社区的改造,刘英认为,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房屋,社区小公园、公共卫生间的改造,以及一些新的房地产项目,“要对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提出更高要求,从社会层面为老年人带去更多便捷”。
曾参与上海市一项街道适老化改造项目的90后设计师杨光旁说:“各类设施逐渐老旧,缺少无障碍设施等,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”他坦言,当时针对整个社区的适老化改造还没有深刻认知,“真正做项目时发现,适老化改造设计是对老人的情绪设计、需求设计、细节设计、智能设计,是通过设计达到心理关怀”。
从上海到武汉创业,如今,杨光旁和朋友合伙创办了挖藕(武汉)设计有限责任公司。在他看来,城市更新、适老化改造还处于起步阶段,市场非常庞大,“在一次现场调研时,当我们向一位老人解释,要对小区增加许多适老化设施时,老人的态度从抗拒变成了支持。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的迫切需求”。
万亿元市场呼唤更多创新
2月24日,民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“十四五”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“十四五”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、失能、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。早在2020年,民政部等9部门还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要加强产业扶持,激发市场活力,加快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。
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说,从居家到各种公共基础设施,包括商场、图书馆、银行、交通等,当下面临着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。“可喜的是,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把适老化元素考虑进来了”。
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,百度五福AI助老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,基于对老人更加友好的语言场景,设立专属功能板块,既是智能设备,也成为社交生活陪伴。腾讯自2019年起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合作,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护理服务,如养老院正在使用“隐形护理员”智慧养老监护系统,为保护隐私,他们使用热感应技术代替摄像头,同时设置在室外和室内,使工作人员能容易得知老人的去向。
“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,科技和创新是整个适老化产业的核心。”梁春晓说,由于整个社会的适老化转型所带来的庞大需求,“适老化改造将成为热门赛道,我们初步估算,这将是万亿元市场的产业,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。”在他看来,从适老化评估、方案设计、各类生活用具改造等,相关服务和产品需求丰富,“在这样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中,每一块都值得企业深挖”。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
来源: 中国青年报